聯系我們
- 地 址: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唐冶街道 魯商鳳凰廣場2-804
- 電 話:0531-88894020
- 傳 真:0531-88894020
- 郵 箱:2313161309@qq.com
大型商超是如何處理隔夜肉的?變質肉做成餃子、包子餡兒、灌腸.......?
大型商超是如何處理隔夜肉的?變質肉做成餃子、包子餡兒、灌腸.......?
目前豬肉在市場上的主要銷售渠道分為菜市場商販、生鮮連鎖超市、大型商超等,經營模式和客源特征不同,處理豬肉的方式也存在差異。
他們這種個體肉商在豬肉生意里是“三道販子”。養豬戶負責養豬,“一道販子”負責為養豬戶聯系買家,這個買家就是“二道販子”,再聯系菜市場的“三道販子”個體肉商。個體肉商把豬挑好,每頭豬做上標記,送到屠宰場。凌晨4點左右,個體肉商到達屠宰場監督殺豬,最后運到市場售賣。
屠宰場殺的不僅是健康豬,還殺病豬和死豬,買家大多是大型飯店?!白鲐i肉生意的人,可以一眼鑒別是不是病豬或死豬,專門來買病死豬的人都心知肚明?!辈∝i、死豬的價格是健康豬的一半,采購商因此也能吃很多回扣。
某生鮮連鎖超市的豬肉售貨員告訴記者,生鮮超市賣的是排酸肉,每天早上營業之前由供應商送來?!翱隙ㄊ侵皻⒌?,當天殺來不及,而且排酸也需要時間?!?/span>
排酸并不是一門復雜的工藝。排酸就是將屠宰好的豬肉靜置,度過尸僵階段,使肉質變軟,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4-48小時。中國肉類協會首席專家張子平此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,豬肉從屠宰到上架,一般需要1-2天。也就是說,經過排酸處理的肉,一定是隔夜的。
但這里的“隔夜”,跟大潤發事件中的“隔夜”還不太相同。外界批評的隔夜肉,指的是經過排酸處理、開始售賣后,再次隔夜存放至變質的肉。
賣不完的肉怎么辦?
個體肉商對進貨量心里有譜,基本半天就賣完了,臨近中午就便宜甩賣?!芭紶栆灿惺O聛淼那闆r,就拿回家放在冰柜里,讓冰柜保持恒溫,不讓肉結冰,第二天早上再拿出來賣?!?/span>
這些剩肉也不愁賣,飯店、包子鋪、食堂這種走量的賣家通常很早就來收走了,少數個人買家也會買?!坝绕涫鞘程?,很多人會買前一天的肉?!钡欢〞嬷獙Ψ绞乔耙惶斓氖H?,并打折出售。
對于大潤發將臭肉灌腸的行為,很離譜。遇到的一些灌腸商戶會因新鮮肉貴、成本高而選擇前一天剩下的,或者是肉商攢了好幾天的凍肉,但“灌腸鋪子也需要回頭客,不至于刻意去找臭肉壞肉”。
生鮮超市對豬肉的處理方式也類似。到中午時段,剩下的肉都會收到冰柜里或者在下面墊冰塊。到關門還賣不完的肉,就會凍起來第二天賣?!耙淳褪枪さ厥程檬兆?,要么就是顧客買,如果回家不是馬上吃的話,買凍肉也沒事?!?/span>
生鮮超市的進貨量也很好把控:“每天供貨商會來號貨(詢問進貨量),會根據今天的量判斷明天賣多少。附近居民能買多少,心里也都有數?!?/span>
從業者都告訴記者,不會等到整塊肉都變質了還出售?!绊敹嗍菤鉁靥邔е氯庥悬c黏了,告知消費者的話,他們能接受就買,不能接受就不買。有的人不在乎,他們說用來腌肉,回家洗洗就行?!?/span>
涉事的大潤發門店將大量的剩肉放在第二天的特價區出售,對此表示費解。肉商是能當天清貨就不會等到第二天的?!爱斕齑蛘圪u出,要比第二天賣劃算,因為不管多晚賣出,都是當天肉?!?/span>
業內人士普遍的觀點是,售賣不新鮮但沒變質的隔夜肉,或將隔夜肉制作成餡兒、灌腸,是行業內很普遍的現象,為了遵循誠信經營的原則,應當主動告知顧客打折出售的是隔夜肉。但是,肉一旦變質,就絕對不能進行售賣。
變質肉流向市場,誰該擔責?
市場上主要流通的有凍肉和鮮肉兩種豬肉。鮮肉主要的銷售對象是C端消費者,而企業和餐廳多采購價格更低的凍肉。
艾格農業高級分析師馬文峰指出:“消費者愛買鮮肉主要是由于消費習慣已經形成,另外也有人擔心冷凍肉注水,即使回家后吃不完的豬肉還是要凍起來,買的時候還是要買鮮肉。肉制品加工企業、要求不高的餐飲企業,往往買的是凍肉,尤其是前幾年價錢較低的進口冷凍肉?!?/span>
多位業內人士指出,豬肉冷藏隔夜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,只要不反復融凍就可以。
朱丹蓬指出,隔夜肉其實是整個行業的潛規則,錢大媽的核心賣點“不賣隔夜肉”就是抓住了行業痛點,但從錢大媽的加盟情況看,他們現在也是陷入了低潮,加盟商很難賺到錢。
豬肉零售這門生意,涉及到很多環節,商家為了追求利潤,有地方就容易出現不合規的情形。
長期關注豬肉產業的投資人吳起告訴記者,在豬肉產業鏈上,上游飼料提供方能有5%-10%的毛利率,整個流通環節加起來大約20%多的毛利率,養殖環節受肉價周期波動影響,毛利率波動較大,而豬販子、屠宰場、批發商、零售商的利潤率相對穩定,分別約為1%、2%、10%、10%,從屠宰場直接采購的大型商超的利潤率能達到15%-20%。
農業部8月對農貿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,最近豬肉零售價26.2元/公斤,批發價為22.4元/公斤,這中間有約4元/公斤的差價,所以農貿市場的豬肉毛利率約17%。
豬肉價格浮動對他們商販沒影響,貴就貴賣,賤就賤賣,顧客買得少就少進貨,掙多少錢和出多少力成正比。
所以,在整個豬肉產業鏈上,越往下游發展,利潤率就越高,越穩定。
逐利是商人的本性,但企業追求利潤要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。
針對大潤發此次事件,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圣指出:“超市銷售變質發臭的隔夜肉的行為違反了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二十四條第六款的規定,食品生產經營者禁止生產經營腐敗變質、油脂酸敗、霉變生蟲、污穢不潔、混有異物、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?!?/span>
具體來看,他提到,構成犯罪的,應當追究超市及執行該操作的員工的刑事責任;尚不構成犯罪的,由縣級以上人民政 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食品和企業違 法所得;違 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,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;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,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;情節嚴重者,吊銷經營許可 證。
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能做的是,買肉前仔細辨別,購買后一旦發現質量問題,及時投訴。
記者提示消費者:“辨別解凍肉和鮮肉,一要看顏色,二可以上手摸。新鮮肉顏色亮,解凍肉顏色發暗;新鮮的肉基本不出水,解凍肉會出不少水?!?/span>
變質了肉就更好區分了,通常來看,摸起來有粘膩感,聞著有異味的肉通常已經變質。
李圣提醒,如果不慎買到了變質肉,根據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,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,可以向經營者或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,還可以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,賠償金額不足一千元的,以一千元計。
但對于已經做成餃子、包子餡兒,或者制作成灌腸的變質肉,消費者很難辨別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自己動手,少買成品。
他們這種個體肉商在豬肉生意里是“三道販子”。養豬戶負責養豬,“一道販子”負責為養豬戶聯系買家,這個買家就是“二道販子”,再聯系菜市場的“三道販子”個體肉商。個體肉商把豬挑好,每頭豬做上標記,送到屠宰場。凌晨4點左右,個體肉商到達屠宰場監督殺豬,最后運到市場售賣。
屠宰場殺的不僅是健康豬,還殺病豬和死豬,買家大多是大型飯店?!白鲐i肉生意的人,可以一眼鑒別是不是病豬或死豬,專門來買病死豬的人都心知肚明?!辈∝i、死豬的價格是健康豬的一半,采購商因此也能吃很多回扣。
某生鮮連鎖超市的豬肉售貨員告訴記者,生鮮超市賣的是排酸肉,每天早上營業之前由供應商送來?!翱隙ㄊ侵皻⒌?,當天殺來不及,而且排酸也需要時間?!?/span>
排酸并不是一門復雜的工藝。排酸就是將屠宰好的豬肉靜置,度過尸僵階段,使肉質變軟,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4-48小時。中國肉類協會首席專家張子平此前接受采訪時也表示,豬肉從屠宰到上架,一般需要1-2天。也就是說,經過排酸處理的肉,一定是隔夜的。
但這里的“隔夜”,跟大潤發事件中的“隔夜”還不太相同。外界批評的隔夜肉,指的是經過排酸處理、開始售賣后,再次隔夜存放至變質的肉。
賣不完的肉怎么辦?
個體肉商對進貨量心里有譜,基本半天就賣完了,臨近中午就便宜甩賣?!芭紶栆灿惺O聛淼那闆r,就拿回家放在冰柜里,讓冰柜保持恒溫,不讓肉結冰,第二天早上再拿出來賣?!?/span>
這些剩肉也不愁賣,飯店、包子鋪、食堂這種走量的賣家通常很早就來收走了,少數個人買家也會買?!坝绕涫鞘程?,很多人會買前一天的肉?!钡欢〞嬷獙Ψ绞乔耙惶斓氖H?,并打折出售。
對于大潤發將臭肉灌腸的行為,很離譜。遇到的一些灌腸商戶會因新鮮肉貴、成本高而選擇前一天剩下的,或者是肉商攢了好幾天的凍肉,但“灌腸鋪子也需要回頭客,不至于刻意去找臭肉壞肉”。
生鮮超市對豬肉的處理方式也類似。到中午時段,剩下的肉都會收到冰柜里或者在下面墊冰塊。到關門還賣不完的肉,就會凍起來第二天賣?!耙淳褪枪さ厥程檬兆?,要么就是顧客買,如果回家不是馬上吃的話,買凍肉也沒事?!?/span>
生鮮超市的進貨量也很好把控:“每天供貨商會來號貨(詢問進貨量),會根據今天的量判斷明天賣多少。附近居民能買多少,心里也都有數?!?/span>
從業者都告訴記者,不會等到整塊肉都變質了還出售?!绊敹嗍菤鉁靥邔е氯庥悬c黏了,告知消費者的話,他們能接受就買,不能接受就不買。有的人不在乎,他們說用來腌肉,回家洗洗就行?!?/span>
涉事的大潤發門店將大量的剩肉放在第二天的特價區出售,對此表示費解。肉商是能當天清貨就不會等到第二天的?!爱斕齑蛘圪u出,要比第二天賣劃算,因為不管多晚賣出,都是當天肉?!?/span>
業內人士普遍的觀點是,售賣不新鮮但沒變質的隔夜肉,或將隔夜肉制作成餡兒、灌腸,是行業內很普遍的現象,為了遵循誠信經營的原則,應當主動告知顧客打折出售的是隔夜肉。但是,肉一旦變質,就絕對不能進行售賣。
變質肉流向市場,誰該擔責?
市場上主要流通的有凍肉和鮮肉兩種豬肉。鮮肉主要的銷售對象是C端消費者,而企業和餐廳多采購價格更低的凍肉。
艾格農業高級分析師馬文峰指出:“消費者愛買鮮肉主要是由于消費習慣已經形成,另外也有人擔心冷凍肉注水,即使回家后吃不完的豬肉還是要凍起來,買的時候還是要買鮮肉。肉制品加工企業、要求不高的餐飲企業,往往買的是凍肉,尤其是前幾年價錢較低的進口冷凍肉?!?/span>
多位業內人士指出,豬肉冷藏隔夜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,只要不反復融凍就可以。
朱丹蓬指出,隔夜肉其實是整個行業的潛規則,錢大媽的核心賣點“不賣隔夜肉”就是抓住了行業痛點,但從錢大媽的加盟情況看,他們現在也是陷入了低潮,加盟商很難賺到錢。
豬肉零售這門生意,涉及到很多環節,商家為了追求利潤,有地方就容易出現不合規的情形。
長期關注豬肉產業的投資人吳起告訴記者,在豬肉產業鏈上,上游飼料提供方能有5%-10%的毛利率,整個流通環節加起來大約20%多的毛利率,養殖環節受肉價周期波動影響,毛利率波動較大,而豬販子、屠宰場、批發商、零售商的利潤率相對穩定,分別約為1%、2%、10%、10%,從屠宰場直接采購的大型商超的利潤率能達到15%-20%。
農業部8月對農貿市場的調研數據顯示,最近豬肉零售價26.2元/公斤,批發價為22.4元/公斤,這中間有約4元/公斤的差價,所以農貿市場的豬肉毛利率約17%。
豬肉價格浮動對他們商販沒影響,貴就貴賣,賤就賤賣,顧客買得少就少進貨,掙多少錢和出多少力成正比。
所以,在整個豬肉產業鏈上,越往下游發展,利潤率就越高,越穩定。
逐利是商人的本性,但企業追求利潤要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。
針對大潤發此次事件,北京至普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圣指出:“超市銷售變質發臭的隔夜肉的行為違反了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二十四條第六款的規定,食品生產經營者禁止生產經營腐敗變質、油脂酸敗、霉變生蟲、污穢不潔、混有異物、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?!?/span>
具體來看,他提到,構成犯罪的,應當追究超市及執行該操作的員工的刑事責任;尚不構成犯罪的,由縣級以上人民政 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食品和企業違 法所得;違 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,并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;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,并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;情節嚴重者,吊銷經營許可 證。
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能做的是,買肉前仔細辨別,購買后一旦發現質量問題,及時投訴。
記者提示消費者:“辨別解凍肉和鮮肉,一要看顏色,二可以上手摸。新鮮肉顏色亮,解凍肉顏色發暗;新鮮的肉基本不出水,解凍肉會出不少水?!?/span>
變質了肉就更好區分了,通常來看,摸起來有粘膩感,聞著有異味的肉通常已經變質。
李圣提醒,如果不慎買到了變質肉,根據《食品安全法》第一百四十八條的規定,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,可以向經營者或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,還可以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,賠償金額不足一千元的,以一千元計。
但對于已經做成餃子、包子餡兒,或者制作成灌腸的變質肉,消費者很難辨別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自己動手,少買成品。
沒有上一條
下一條:購買臨期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,食品安全不容